固定资产清查时发现多余资产怎么办? -【云呐资产物联服务平台】
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全部动态>阅读文章
固定资产清查时发现多余资产怎么办?
云呐平台发布2025-07-02 13:189

固定资产清查除了盘亏这种常见问题,盘盈——也就是多余资产的出现,同样困扰着许多资产管理人员。所谓盘盈,就是实物存在,但台账上没有登记记录的资产,这种资产既未入账,也未计提折旧,长期悬空存在管理灰区。
盘盈资产处理不好,不仅容易留下审计风险,还可能反映出采购流向不规范、管理流程缺失等更深层次问题。那么,当清查时发现了这些“账外资产”,应如何规范、合规、稳妥地处理?以下是一套实务操作流程。
一、多余资产出现的常见原因
在清查过程中,盘盈资产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历史遗留采购未建账
早期采购的资产未纳入系统,尤其是低值易耗品升级为固定资产时易被忽视。
  1. 捐赠、调入未登记
接受外部捐赠或调入资产时,资产管理科室未同步登记入账。
  1. 科室自行添置未报备
部分使用科室通过项目经费或小额支出采购资产后,未履行建账申报流程。
  1. 资产分类认定不统一
部分长期使用物资未被认定为固定资产,实际上已具备固定资产特征。
二、盘盈资产的管理风险
  • 财务账实不符,形成账外资产隐患;
  • 折旧计提缺失,影响资产账面净值真实性;
  • 产权归属不清,后续调拨、报废流程受限;
  • 审计过程中被认定为账务瑕疵,甚至追责管理漏洞。
因此,盘盈资产必须依法依规,走完建账与入账确认流程,纳入规范管理轨道。
三、盘盈资产处理流程详解
1. 建立专项盘盈登记表
在清查中发现多余资产时,需当场登记,形成《固定资产盘盈登记清单》,内容应包含:
  • 资产名称、型号、规格;
  • 现场存放位置;
  • 使用科室与责任人;
  • 现场状态描述(新购/在用/封存/损坏等);
  • 初步来源说明(采购、捐赠、调拨或不明)。
2. 组织专项核查小组复核
由资产管理科牵头,组织财务、采购、审计、使用科室等组成复核小组:
  • 核实采购合同、发票或捐赠手续;
  • 调阅资金来源与归属证明;
  • 核查调拨手续、移交单据、验收入库记录;
  • 确定资产产权归属与入账时间。
3. 明确入账处理意见

按来源与归属分类处理:

情况类型

入账方式

备注说明

正常采购但漏建账

补登记+追溯入账

按原采购时间与金额追溯确认

捐赠资产

按捐赠协议建账

计入非财政性资金来源

无法溯源资产
按评估值认定建账
形成专项责任说明书

4. 报请单位资产管理委员会审批
盘盈资产属特殊事项,须形成审批意见:
  • 资产认定结论;
  • 价值确认依据;
  • 入账凭证说明;
  • 责任归属分析。
审批通过后形成正式入账档案。
5. 补登记建账、系统归档
  •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内补充完整数据;
  • 更新资产编号、使用部门、责任人;
  • 开始按新建账日计提折旧(特殊情况按政策处理)。
6. 差异原因备案
  • 形成完整的盘盈处理过程说明;
  • 归档现场照片、证明材料、责任说明等;
  • 纳入后续管理整改与年度审计备查材料。
四、处理盘盈时的注意要点
  • 不允许简单冲销或忽略:所有盘盈必须形成完整认定流程,避免账面长期挂空;
  • 严禁随意填补盘亏差额:盘盈与盘亏资产分别独立核查、独立处理,不可相互抵消;
  • 追溯责任留痕:出现管理漏洞要如实记录原因,避免后续再次积压风险;
  • 审计自查同步开展:通过专项盘盈处理,提前消化存量风险,减轻后续审计压力。
五、从制度上防范盘盈资产反复出现
要彻底遏制账外资产的长期积累,需在日常管理中形成“前端收口、全程监控”机制:
  1. 新增资产必须与采购、验收入库流程强绑定;
  2. 资产调拨、捐赠移交须同步更新系统台账;
  3. 财务付款与资产登记实现数据对接;
  4. 每季度抽查实物资产与系统动态同步情况;
  5. 设立资产管理员岗位,专人专责、岗位清晰。
当盘盈不再成为“惊喜”而是“制度例外”,固定资产管理才能真正走向成熟、透明与安全。
清查发现盘盈不可怕,能否规范处理、形成闭环,才是检验资产管理能力的真正标准。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友情链接: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工单管理系统 | 运维管理系统 | 数字孪生 | ITSS工具 | 动环监控系统
Copyright©2024 浙ICP备2024135582号    杭州鑫云呐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