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来说,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投影仪这些资产看似琐碎,实则关系着企业的财务核算、税务合规和经营透明度。
很多团队在创业早期没有专职行政或财务,等到年终审计或股东问询时才发现,资产状态和账面记录完全“对不上号”。
其实,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固定资产盘点都可以通过一套清晰的流程和工具,高效完成。
一、为什么初创公司也要做固定资产盘点?
不少创业者会说:“我们只有十几台电脑,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答案是:非常有必要。
以下四个原因,你必须重视:
-
清晰资产归属:很多创业公司设备都是合伙人自购、公司报销混用,不盘点就分不清“私有”“公有”。
-
规避财税风险: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抵扣需要准确的资产清单。
-
预防丢失浪费:电脑、摄影器材等高价值资产一旦遗失,后续追溯困难。
-
为融资和审计做好准备:股权融资或政府补贴都会要求提供资产明细。
二、盘点前最重要的一步:先建台账
零基础盘点,先要做一件事——把“账”先立起来。
可以先用Excel做最基础的资产清单,包含以下字段:
序号
资产名称
品牌型号
购置日期
金额
存放地点
使用人
状态
备注
若预算允许,强烈建议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做录入,理由很简单:
-
自动生成资产编号
-
支持扫码盘点
-
可实时更新状态
-
后续生成折旧报表
-
多人协同不混乱
初创公司常用做法:
先在Excel建账 → 再批量导入管理系统,后期就可以完全数字化管理。
三、固定资产盘点零基础操作全流程
下面这套6步流程,是任何初创公司都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
【第一步】资产清单确认
先从财务凭证(采购发票)、电商订单、报销单里一笔笔查清所有资产,建立初始清单。
关键动作:
列出“已经购置、尚在使用”的资产
分配编号(例如:PC-001、打印-001)
初步分配使用人和存放地点
【第二步】现场核对
将初始清单打印出来,由盘点负责人逐一核对:
核对每件资产的实物状态
核对存放地点
核对责任人
标注“正常/异常/不在场”
如果现场找不到实物,先记录为“待核实”,不要急着做丢失处理。
【第三步】补录与修正
大部分初创公司在这一步会发现很多“账外资产”,例如:
此时要做两件事:
补录进清单
区分归属(公司资产/私人借用)
如需后续做折旧,金额和购置日期要核实清楚。
【第四步】状态确认与标签
当所有资产都核对无误,要给每件资产贴上标签。
可选方式:
-
简易编号贴纸(打印标签)
-
二维码标签(便于系统扫码)
小公司同样要贴标签,这是避免资产“流动失控”的低成本手段。
【第五步】异常资产处理
清单和实物比对后,常见三类异常:
-
若丢失,出具情况说明,做减账或报废处理
-
若调拨,补充登记调拨记录
这一步做完,账实才能真正一致。
【第六步】数据汇总与档案保存
盘点结束后,要生成以下文件:
《固定资产盘点报告》
《盘点异常处理清单》
《盘点责任确认表》
这些资料应留档备查,也方便未来融资、审计、合规需要。
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价值
很多初创公司担心管理系统费用高,其实现在有很多轻量化SaaS产品,人均成本很低。
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三大好处:
-
资产全生命周期追溯:从购置、折旧、调拨到报废,全程记录。
-
责任分配清晰:责任人、存放地点实时更新,减少扯皮。
只要台账数据基础清晰,再用系统协助,盘点工作就会高效规范。
五、初创公司盘点小技巧
-
别拖到年底:可以选择淡季或业务空档期
-
把盘点作为文化:让每位员工明白责任
-
小公司不等于简单:资产数量少但流动性更高
-
标签≠成本:一张标签,胜过几百条口头交接
固定资产盘点从来不是“成熟企业才要做的事”。越是初创公司,越需要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建立清晰、透明、低风险的资产管理体系。哪怕今天你只有十几台设备,明天业务增长了,也能在可控轨道上稳健扩张。
只要理清清单—核对—补录—标签—异常—归档的全流程,配合适合规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即便零基础,也能把盘点做得井井有条。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