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固定资产盘点先做什么? -【云呐资产物联服务平台】
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全部动态>阅读文章
小公司固定资产盘点先做什么?
云呐平台发布2025-07-07 10:447

在很多小型企业和创业公司,固定资产盘点经常被视为“年底走流程”,等到真正动手,才发现:账实不符、责任人不清、信息混乱成了常态。有人一开始就抱着“先去数一数再说”的想法,结果盘点过程仓促应付,最后出来的清单无法经得起财务核对或审计审查。
事实上,对于小公司而言,盘点工作的起点从来不是“先去核对”,而是先打好准备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不会在后期花费大量时间弥补疏漏。
先问自己:我们有完整的资产清单吗?
最常见的误区,是在没有任何台账的情况下直接去盘点。小公司日常采购渠道多样,既有公对公的采购,也有个人垫付的设备报销,还有赠送或租赁的物品。几年下来,公司到底买过什么、现在用着什么、已经报废了什么?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所以,盘点工作的第一步必须是先把清单建立起来。不论公司有多少资产,哪怕只有二十几台设备,先在一份表格中罗列出全部“理论存在”的清单,这是后续核对的前提。
在这张清单里,至少要包含:
  • 资产编号(如果没有,先简单编一组编码)
  • 名称和品牌型号
  • 购置日期(大概时间也可)
  • 采购金额
  • 当前存放地点
  • 使用人或责任人
如果公司引入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和维护。没有系统的公司,可以先用Excel做一版,再逐步导入数字化管理平台。
先分清责任:资产到底归谁管?
一场盘点工作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不是资产本身,而是“归属模糊”。例如,打印机是市场部在用,电脑是研发借走,投影仪临时借给财务,大家都觉得不归自己管,盘点结果就会出现推诿。
要避免这个局面,盘点前必须先做第二步:责任分配
具体怎么操作?
  1. 每件资产先确认一个责任人,哪怕是部门负责人临时签署确认也可以。
  2. 将责任人信息直接写入资产清单。
  3. 明确在盘点核对、状态说明、异常情况记录中,责任人都要签字确认。
这样,到了现场盘点阶段,就不再是“公共物品”,而是“有人要负责的物品”。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决定后期是否顺利。
先定清晰流程:谁盘点,谁复核,谁审批
很多小公司盘点之所以混乱,是因为没人提前规划“流程”。尤其是三四个人的团队,容易陷入“谁看谁记谁确认”的混搭模式,最后发现没有任何证据链。
一场规范的盘点,即使是小公司,也应先在流程上定清楚:
  • 盘点执行人:负责清单与实物一一核对,拍照留证。
  • 复核人:在盘点表上二次核查,防止遗漏。
  • 审批人:对盘盈盘亏情况进行最终确认和批示。
这种三角流程能有效避免“临时改账、口头确认”的问题。即使公司只有5个人,也建议把这个责任分工在一张《盘点流程分配表》上打印出来,让每个人在开盘点会前签字确认。
不要忽略标签和编号:最小化混乱风险
在小公司,很多设备没有资产编号,也没有标签。盘点现场常常出现“看起来一样的两台笔记本”无法确认归属的情况。
所以,第三步就是先做编号标签
  • 先给每台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编号,如PC-001、DESK-002。
  • 用不干胶或打印标签贴在显眼位置。
  • 把编号和责任人关联,更新清单。
如果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扫码标签可以批量生成,盘点时用手机直接扫码核对,效率更高。
再确认:清单、责任、流程、标签都准备好了吗?
当你准备启动盘点时,先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们有一份包含所有资产的清单吗?
每个资产都有责任人吗?
盘点流程分工是否签字确认?
所有设备都贴好编号或扫码标签了吗?
如果四个问题都答“是”,才可以正式开始盘点。
这就是很多小公司最容易忽视的关键——盘点的先手工作
为什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值得考虑?
很多小公司觉得,“我们不需要什么系统”,其实一旦资产超过20件,纯手工台账就会逐渐失效:数据难更新、责任难追溯、报废难核对。
一套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让你:
  • 快速录入资产
  • 实现二维码扫码盘点
  • 自动生成差异报表
  • 留痕每一步操作
  • 让日常管理不再靠“记忆”
对于预算有限的小企业,也有轻量化SaaS工具,成本极低,但能极大提高盘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盘点先做什么,决定你是否事后焦头烂额
小公司的固定资产盘点,最怕的不是资产数量,而是思路混乱。如果从一开始就把清单、责任、流程、标签准备好,再去盘点,哪怕只有两个人操作,也能做到账实清晰、责任明确、数据可追溯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友情链接: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工单管理系统 | 运维管理系统 | 数字孪生 | ITSS工具 | 动环监控系统
Copyright©2024 浙ICP备2024135582号    杭州鑫云呐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