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盘亏整改案例:从混乱到合规 -【云呐资产物联服务平台】
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全部动态>阅读文章
企业固定资产盘亏整改案例:从混乱到合规
云呐平台发布2025-07-23 14:1717

在很多企业的资产管理实践中,“盘亏”常被视为偶发事件,实则背后隐藏着系统性管理缺陷。从错漏百出的台账,到责任模糊的调拨,再到盘点时的“账实不符”常态化,一次盘亏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案例背景:设备多、分布广,资产失控初现端倪
A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在全国设有6个生产基地,资产包括数千台机械设备、办公IT、模具、检测仪器等。长期以来,资产管理依靠财务部门用Excel手动登记,由各地行政助理定期上传清单。
直到一次年终盘点,公司总部发现:
  • 盘亏设备达37项,原值近200万元;
  • 多地资产编号不一致、责任人不明确;
  • 报废资产未及时登记,部分仍在计提折旧;
  • 调拨无审批记录,导致“账有物无”“物有账无”并存。
此类盘亏不仅影响资产真实性,也对内控审计造成压力。整改势在必行。
第一步:全面排查问题根源
在启动整改前,公司资产小组对过往管理流程进行溯源分析,发现以下关键问题:
  1. 入账无统一标准:各地部门自定义资产名称与分类,缺乏编号规范;
  2. 责任人缺失:资产领用后未绑定个人或部门,导致追责困难;
  3. 调拨靠微信群通知:没有制度、没有流程,难以查证;
  4. 盘点无工具支撑:依赖人工逐项核对,周期长、准确率低;
  5. 信息孤岛严重:财务系统与行政台账各自为政,重复录入、多头管理。
第二步: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重构全流程
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A公司决定引入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配套制定全公司资产管理制度。系统上线后,做了以下关键动作:
统一资产台账标准
  • 所有资产建账需录入名称、编号、原值、位置、责任人等完整字段;
  • 系统自动生成编号,避免人工命名冲突。
实现一物一码管理
  • 所有设备贴上二维码标签;
  • 资产移动、维修、报废、调拨均需扫码登记,留痕可查。
建立责任绑定机制
  • 每项资产在系统中绑定使用人/保管人;
  • 员工离职必须完成资产移交确认。
流程化调拨与报废
  • 资产调拨、报修、报废等流程统一线上审批;
  • 系统自动更新状态与位置,做到流程闭环。
年度盘点系统化
  • 系统提供移动端盘点工具,扫码即核对;
  • 差异项自动生成差异报表,推动责任核查。
第三步:制度配套,强化考核与责任机制
除了技术系统上线,公司同步修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
  • 各部门资产管理员职责;
  • 盘点频率(半年一次全盘、季度抽盘);
  • 差异资产处理流程;
  • 盘亏责任追究办法,按管理级别与资产价值设定扣分与处罚机制。
同时,公司将资产台账准确率、盘点完成率等纳入部门季度考核。
成效回顾:一年内实现“账实相符率”达98.6%
系统上线一年后,A公司在年度盘点中仅发现轻微差异,盘亏情况大幅改善。主要成果包括:
  • 资产账实相符率从83%提升至98.6%;
  • 年度盘点周期从3周缩短至5个工作日;
  • 资产调拨、报废平均审批时间减少60%;
  • 审计期间无资产管理类整改项。
更重要的是,企业形成了从“采购—使用—调拨—报废”全流程的数据闭环,为预算管控与决策提供了可视化支持。
整改从工具开始,成功靠制度落地
盘亏不是结果的终点,而是整改的起点。像A公司一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只要肯系统梳理问题、配合制度优化,并借助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就能从根本上减少资产流失、提升管理效率。
一个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从来不是靠人去“管住”,而是靠系统去“管得住”。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友情链接: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工单管理系统 | 运维管理系统 | 数字孪生 | ITSS工具 | 动环监控系统
Copyright©2024 浙ICP备2024135582号    杭州鑫云呐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