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旧资产管理系统的转换过程中,有必要降低机构摩擦的成本。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普遍采取以旧换新的原则,以老产品逐渐到期、新产品逐渐发布的形式进行过渡。在此期间,资本和资产需要离开现有的产品体系,按照新的规则重新匹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新旧制度的一系列差异,在改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内很多中小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具有刚性赎回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容易将资产管理产品与银行存款混为一谈。他们单纯区分资产管理产品的通过期和预期收益率两个要素,往往不具备识别资产管理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净值的、不具备保本保收益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被部分中小投资者所理解和接受,仍然需要一定的投资者教育和培训时间。因此,在新的资产管理产品体系中,由于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逐步实施,可能很难在旧产品逐渐减少的同时,以大致相同的规模开发新的资产管理产品市场。这可能会导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短期内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规模缩小,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相关机构产生影响。
第二,具有影子银行系统特征的旧资产管理系统承担了大量无法承担的融资需求。以非标投资为例,粗略估计银行非标资产涉及的平台、房产、产能过剩、高杠杆的民营企业融资业务之和,不会低于其业务的三分之一。影子银行规模逐渐缩小后,一方面很难完全回报这种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根据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要求,新的资产管理产品系统很难顺利承担上述所有融资需求。因此,在资产管理行业新旧制度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或难以避免一些信用事件。
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有针对性地降低了系统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比如2018年4月28日正式颁布的新资产管理条例中规定的过渡期,比2017年11月17日发布的草案版本中的过渡期延长了一年半;这充分反映出监管部门希望给资产管理市场的各个参与者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以减少对市场和各个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同时,针对新旧制度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摩擦现象,在推动旧制度逐步终结的同时,也要及时加强新制度相关机制的建设,鼓励各主体积极参与新规则下新业态的发展。新旧体制转换中要尽量避免行业过度波动。
云呐致力于为企业公司、银行、政府 事业、学校教育类、医疗类、交通类、通信类等行业提供一站式资产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如需了解更多信息,你可以在线联系:400-0589-976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